May 29, 2025

Warning: sprintf(): Too few arguments in /var/www/html/bitnews.site/wp-content/themes/newsphere/lib/breadcrumb-trail/inc/breadcrumbs.php on line 253

HTX Research最新研报丨宏观新变局与比特币展望: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博弈与投资策略深度透视

1 min read

1.概述 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正经历深刻调整,加密货币市场,特别是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日益受到宏观流动性、市场风险偏好、重大政策动向以及投资策略选择的复杂影响。在流动性层面,充裕的资金往往助推比特币等资产价格上行,反之则构成压制。同时,鉴于比特币当前的高波动性及其与传统风险资产(如美股)的阶段性联动,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亦是其价格表现的关键驱动力。此外,各国政府的财政、货币与监管政策,以及稳定币等加密资产的投资策略选择,也日益成为影响市场走向的重要变量。 本报告由HTX Research撰写,聚焦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博弈与投资策略四大核心维度,深入剖析当前宏观背景下影响比特币市场的关键变量,包括降息预期的演变、量化紧缩(QT)的持续、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的动态、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转向,以及地缘政治、减税政策、监管政策、机构入场和稳定币理财等因素,力求通过详实的数据支撑和严谨的逻辑推演,为投资者提供对比特币未来市场走势的清晰展望。 当前全球政策宽松预期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为比特币及加密资产带来积极支撑。稳定币作为关键的流动性基础和价值锚,将持续增强市场的资金效率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火币HTX近期上线了USD1、USDQ、EURQ、USDR、EURR等合规稳定币,紧扣宏观降息和监管透明化趋势,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安全的资金管理方式。 2.流动性分析:降息预期降温,QT持续,TGA六月回流、日元预期加息,美元流动性近期或持续收紧 2.1 降息预期降温,关注数据与关税 此前市场一度对美联储在2025年内多次降息抱有较高期望,但随着近期一系列宏观数据和政策信号的释放,这种预期已显著调整。2025年5月中旬,美国CPI数据公布及中美关税矛盾缓和后,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降温,普遍预计年内降息两次(9月、12月),较此前三次(首次7月)更为谨慎。这一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坚定立场、持续强劲的就业市场表现以及对未来通胀路径(特别是关税潜在冲击)的担忧。 2.1.1 鲍威尔立场:坚守“数据先行”,拒绝为关税买单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多次公开讲话中强调了其 “数据先行” 的政策立场,拒绝为特朗普关税政策买单。这意味着,任何关于降息的决策都必须以确凿的经济数据为依据,特别是通货膨胀是否持续向2%的目标回归,以及就业市场是否出现显著降温。 “数据先行”符合鲍威尔对个人谋身的考虑。鲍威尔任期将于2026年5月结束。在任期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美联储被迫快速降息以应对,这场衰退也可以归咎于特朗普的政策。然而,如果鲍威尔在经济数据未明确支持的情况下提前降息,而后续通胀因此失控,那么这将直接成为其政策失误的体现。因此,鲍威尔在降息决策上倾向于等待更确凿的经济信号,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政策风险。 此外,​​鲍威尔拒绝为关税买单。若为了抵消关税冲击而降息,相当于变相鼓励白宫制造更多政策不确定性。但鲍威尔此前讲话也暗示若市场动荡威胁金融系统稳定性,美联储仍会出手干预。 所以,鲍威尔或无视特朗普的施压,坚持看到明确数据支撑,才会启动降息。故降息的核心点,在于通胀和就业。 2.1.2 就业市场:强劲表现支撑高利率 持续强劲的美国就业市场是支撑美联储维持当前较高利率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美国经济数据整体表现强劲,2025年4月新增非农17.7万(预期13.0万),失业率4.2%,显示就业韧性。目前从多个方面观测,就业或持续保持强劲。 关税冲突方面 ,中美关税矛盾的超预期缓和,利于美对华出口行业,无疑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并且关税收入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财政压力,则可能间接支持政府支出,对经济亦有正面作用。 企业业绩方面 ,美股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优异,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盈利超预期的公司占比为73%​​,印证经济韧性,利好就业与投资。 就业方面 ,近期数据强劲,强化经济短期不弱预期,失业率短期难破4.5%关键阈值。只要就业市场不急剧恶化,美联储有理由维持高利率抗通胀。但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有恶化的趋势,需要进一步观察。 只要就业市场不出现急剧恶化,例如失业率飙升或新增就业人数持续大幅低于预期甚至转负,美联储就拥有更大的政策空间来专注于控制通胀,而不必急于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强劲的就业市场意味着薪资增长仍有支撑,这可能对服务业通胀构成持续压力,从而使整体通胀回落的路径更为复杂。 2.1.3 通胀前景:CPI同比暂创新低,关税冲击恐在三季度显现 美国2025年4月CPI同比降至2.3%,为2021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趋势上也显现通胀退潮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通胀再度加速的担忧,并一度提振了降息预期。 然而,对未来通胀前景的判断仍需谨慎。市场当前高度关注的风险点,即中美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即便中美关税冲突缓和,部分商品进口关税仍处高位,成本最终多由消费者承担。被加征30%以上的高关税商品在未来数月集中入美,或引发一次性通胀冲击。美联储内部的研究也支持了关于关税对通胀可能造成一次性冲击的看法,保险和金融公司Nationwide经济师艾耶斯预计夏季CPI同比或重回3%以上。这种由关税驱动的潜在通胀上行风险,无疑会增加美联储降息决策的复杂性,并可能进一步推迟降息的时点。 小结 综上所述,尽管近期CPI数据略有改善,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数据先行”的审慎立场、持续强劲的就业市场以及对未来(尤其是三季度)关税可能引发的通胀冲击的担忧,共同导致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的显著降温。短期内,市场流动性预期因此受到压制,比特币等风险资产的上行空间可能受限。 2.2 美联储的“缩表”进行时,TGA六月将回流,流动性或阶段性收缩。若八月债务上限达成,TGA或短期抽取流动性 除了利率政策的预期变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缩减计划(即量化紧缩,QT)及其与财政部TGA账户的互动,也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关键变量。自2022年6月起,美联储已开始缩减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旨在从市场中抽回过剩的流动性。官方政策路径目前仍倾向于在2025年下半年结束本轮缩表。 从体现美国联邦基金市场的资金紧缩程度的SOFR(担保隔夜融资利率)上看,SOFR近日相对稳定,至多达到IORB(准备金余额利率)的水平,市场资金紧张程度有限。若后续波动放大,则需重点关注。 从美联储存款机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总资产比例上看,目前仍高于13%,处于流动性未紧缩的状态。根据过往经验,当该比例小于 10 ~ 12%,市场利率便会出现较明显波动,如 2019 下半年曾短暂出现流动性危机。 综上,这意味着在未来几个月,QT仍将持续,并从市场中抽取流动性,尽管其边际影响可能随着缩表接近尾声而减弱。 更为直接的流动性冲击可能来自于美国财政部TGA账户的动态。TGA是财政部在美联储的存款账户,其余额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水平,进而影响市场流动性。当TGA余额增加时,意味着财政部从市场中吸收资金存入美联储,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流动性收紧;反之,当TGA余额减少时,则释放流动性。目前TGA账户在持续流出,补充市场流动性,但预计在2025年6月,随着税收收入的季节性,TGA账户余额可能出现显著回升,这将对短期市场流动性构成阶段性收缩压力。 此外,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美国两党政策中心的最新预测,如果国会未能及时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所谓的 “X日” (即联邦政府资金耗尽之日)可能在2025年8月至10月初之间到来。美国财长也曾警告“X日”可能在8月来临。历史上,债务上限问题往往在最后时刻得到解决,但在此之前的博弈过程会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一旦债务上限问题在例如8月份达成协议并解决,财政部通常会通过大规模发行债券来快速回补此前消耗的TGA账户资金。这将导致TGA余额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从而从市场中抽取大量流动性,对金融市场尤其是短期利率市场造成冲击。 因此,综合来看,美联储持续的缩表操作,叠加6月份TGA账户的季节性回流,以及若8月份债务上限问题解决后TGA账户的快速回补,都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对美元流动性造成阶段性的收紧压力。 2.3.日元加息预期升温,套息交易进一步收缩 在全球主要央行中,日本央行的政策持续转向是另一个可能对全球及美元流动性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长期以来,日本央行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使得日元成为全球套息交易的主要融资货币之一。投资者借入低成本的日元,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其他国家资产,这在客观上向全球市场注入了流动性。然而,随着日本国内通胀压力的逐步显现和经济前景的改善,日本央行已开始持续调整其货币政策姿态。 日本央行在2025年1月24日已将政策利率从0.25%提升至0.5%,同时上调了对2025财年核心CPI的预期涨幅,从1.9%上调至2.4%,显示其对通胀持续性的判断有所增强。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在2025年可能将延续其加息的步伐。日本央行持续加息将可能通过以下路径影响全球及美元流动性: 收窄美日利差,抑制套息交易 :日本加息将直接推高日元融资成本,缩小日本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利差。当美日利差收窄到一定程度,日元套息交易的吸引力将显著下降,可能导致部分套息交易平仓,即卖出海外资产换回日元偿还贷款。这一过程相当于从全球市场(包括美元市场)抽回流动性。 日元资产吸引力提升,资金回流日本 :随着日本利率水平的上升和经济前景的改善,日本国内资产(如日元债券、股票)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增强,可能吸引一部分原先投资于海外(包括美元资产)的资金回流日本本土,这也会对全球美元流动性造成一定的虹吸效应。 市场预期与避险情绪变化 :日本央行政策的持续正常化,可能改变市场对全球低利率环境长期持续的预期。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如果日元因加息而走强,也可能在避险情绪升温时吸引部分资金流入,间接影响其他市场的流动性分配。 尽管美联储未来的降息步伐也会影响美日利差的动态,但日本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政策并进入加息通道,无疑是全球流动性版图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其持续的紧缩行动,尤其是在美联储尚未大幅宽松的背景下,恐将对全球特别是美元的流动性供给构成进一步的压力。 2.4.市场流动性总结与预判:短期偏紧,中期渐进改善存变数 综合以上对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QT持续、TGA账户动态以及日本央行加息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流动性格局做出如下总结与预判: 2.4.1 短期(未来1-3个月)流动性展望:偏紧 美联储政策的持续影响 :在通胀数据未出现持续且令人信服的回落以及就业市场未显著降温之前,美联储大概率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降息预期持续后移。同时,量化紧缩(QT)仍在按计划进行,持续从市场抽取流动性。 TGA账户的季节性与政策性冲击 :预计2025年6月份,TGA账户可能因税收流入等因素出现季节性回升,对流动性造成短期抽离。更为重要的是,若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在8月份左右得到解决,财政部为快速回补TGA账户而进行的大规模发债,将显著收紧市场流动性,可能引发短期利率市场的波动。 日本央行紧缩的溢出效应 :日本央行若继续其加息进程,将进一步收窄美日利差,可能促使部分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减少全球市场的日元流动性供给,间接对美元流动性产生紧缩效应。 市场表现预期 :在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短期内整体市场流动性预计将维持偏紧态势,甚至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流动性紧张。这对比特币等风险资产而言,意味着上行可能面临较大阻力,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剧。 2.4.2 中期(未来3-12个月)流动性展望:渐进改善但存在较大变数 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渐进性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25年下半年或年底启动降息周期,并在2025年下半年结束QT。若此预期兑现,将为市场流动性带来实质性的边际改善。然而,降息的幅度和节奏将高度依赖届时的经济数据(通胀、就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果通胀顽固或经济意外强劲,降息时点可能进一步推迟,改善幅度也将受限。 关税影响的显现与消化 :若中美关税带来的通胀冲击在三季度如期显现并被市场逐步消化,且未引发通胀预期的失控,那么在后续通胀数据回落的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可能重新打开。但如果关税冲击超预期,则可能延长高利率和紧缩政策的持续时间。 全球央行政策的协同性 :中期来看,若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各国央行政策可能逐步转向宽松,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但如果主要经济体复苏步伐不一,政策分化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改善的路径将更为曲折。 “黑天鹅”事件的潜在冲击 :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主要经济体出现意外的金融风险等不可预见的“黑天鹅”事件,都可能对中期流动性预期产生重大影响。 市场表现预期 :中期来看,市场流动性有望从当前的偏紧状态逐步向边际改善过渡,但改善的过程可能是渐进且充满波折的。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可能在流动性预期改善的窗口期获得喘息和反弹机会,但持续性上涨仍需更明确的流动性宽松信号和基本面支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项宏观数据和政策信号的演变,灵活调整预期。 总而言之,当前至未来一段时间,市场流动性环境整体不容乐观,短期偏紧的压力较为确定,中期虽有改善预期,但路径和幅度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对高度依赖流动性的比特币市场而言,意味着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并对市场波动做好充分准备。 3. 风险偏好分析:短期提振,中期不确定性仍存 市场风险偏好是影响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价格的另一核心驱动力。近期,一系列事件对市场情绪产生了复杂影响,整体呈现短期提振但中期不确定性依然显著的格局。 3.1. 关税短期超预期,中期不确定性仍存 中美关税问题一直是牵动全球市场神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任何进展都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2025年5月中上旬,中美两国在经贸会谈中就关税问题达成了超预期的共识,同意在未来90天内大幅削减此前加征的高额关税。这一突破性进展,其积极程度超出了此前许多市场分析师的预期。这一轮中美关税的显著缓和,对短期市场风险偏好构成了明显的提振: 市场情绪迅速改善 :消息公布后,全球资本市场反应积极,风险资产价格普遍上涨。 经济衰退担忧缓解 :此前市场担心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或至少是“硬着陆”。关税缓和降低了这种极端风险发生的概率。 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高额关税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侵蚀了盈利能力。关税的削减或暂停,有助于改善相关行业企业的盈利前景,从而提振投资者对这些企业股票的信心。 然而,尽管短期内关税缓和带来了积极影响,但中期来看,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90天缓冲期的本质 :此次达成的协议具有90天的缓冲期或暂停期。这意味着这并非最终解决方案,双方在90天后仍需就后续安排进行谈判。如果届时未能达成进一步的、更长期的协议,或者出现新的摩擦点,关税问题仍有可能再度升级,从而逆转当前的乐观情绪。 结构性矛盾仍存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背后是两国经济结构、科技竞争、地缘政治等多方面深层次矛盾的体现。这些结构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可能导致贸易领域的博弈长期化、复杂化。 因此,就关税问题而言,短期内市场的风险偏好确实得到了显著提振,比特币等风险资产也从中受益。但投资者仍需警惕90天缓冲期后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未来关税问题的任何风吹草动,仍将是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扰动因素。 3.2. 地缘政治局势仍不明朗,但有向好迹象(俄乌冲突有望结束、印巴冲突暂时停火) 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任何冲突的升级或缓和都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的显著波动。近期,一些主要地缘冲突区域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尽管整体局势仍不明朗,但边际上的改善有助于短期风险偏好的修复。 印巴冲突暂时停火 :近期备受关注的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在2025年5月上旬出现了缓和迹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相互指责和军事行动升级后,印巴双方在外部斡旋或自身考量下,已同意暂时停火。这一停火虽然被部分媒体形容为“脆弱的和平”,其能否持久尚待观察,但短期内无疑缓解了南亚次大陆爆发大规模冲突的风险。随着印巴等国际冲突缓和,全球避险情绪有所退潮,这对风险资产构成利好。 俄乌冲突的潜在变化 :俄乌冲突已持续数年,对全球能源价格、供应链以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特朗普上台后,一直有意促进双方停战,俄方也有接受的信号。如果出现任何实质性的停火谈判、主要参与方立场软化或外部调停取得进展的迹象,都可能显著提振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反之,若冲突再度升级或外溢,则会迅速打压市场情绪。 其他地区冲突的动态 :除了上述热点地区,全球其他潜在冲突点(如中东地区、朝鲜半岛等)的局势也需要关注。任何意外的冲突爆发或紧张局势升级,都可能迅速改变全球风险偏好的格局。 总体而言,近期印巴冲突的暂时停火是一个积极的发展,有助于短期内市场避险情绪的降温。然而,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整体不确定性依然较高,俄乌冲突的走向仍不明朗,其他潜在风险点也依然存在。因此,地缘政治因素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将是动态的,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相关进展,并警惕任何可能引发市场情绪突变的事件。 3.3. 国际机构入场:布局加密货币或持币上市公司 机构投资者的参与程度是衡量一个资产类别成熟度和市场信心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但国际机构对加密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兴趣和布局并未停止,反而呈现出持续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对市场风险偏好构成了中长期的积极支撑。 上市公司持币规模持续增长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将比特币作为其库存储备资产的一部分,或直接投资于比特币。根据Bitwise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公开交易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已超过68.8万枚,季度环比增长16.11%,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3.28%。CoinEdition,指出2025年迄今上市公司已购买超过19.6万枚比特币,超过了同期新挖出的比特币供应量,这反映了企业对冲通胀和进行战略储备的需求日益增长。MicroStrategy和特斯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上市公司的持币行为,不仅直接增加了比特币的需求,更向市场传递了机构对比特币长期价值的认可,从而提振了整体市场信心。 主权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潜在兴趣 :尽管目前公开披露的信息有限,但市场一直有传言称部分主权财富基金和大型养老基金正在研究或小规模配置加密资产。如果未来有更多此类大型长期投资者入场,将对比特币市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因关税缓和、地缘局势边际改善以及机构持续入场而受到提振,但中期来看,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市场情绪仍可能随关键事件的进展而波动。对于比特币这类高波动性资产,其价格表现将高度依赖于整体市场风险偏好的走向,而政策层面的积极变化正为其风险偏好的结构性改善奠定基础。 3.4.风险偏好层面总结与展望 短期内(未来1-3个月) ,市场风险偏好因中美关税达成90天缓和协议、印巴冲突暂时停火等地缘政治局势的边际改善、国际机构持续入场布局加密货币等因素而受到显著提振。这种乐观情绪有望在短期内持续,对比特币等风险资产构成支撑。然而,市场仍需警惕前期利好消化后的技术性回调,以及突发消息面带来的情绪波动。 中期来看(未来3-12个月) ,市场风险偏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存在结构性改善的潜力。90天关税缓冲期结束后的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俄乌冲突等主要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长前景与政策路径都将是影响中期风险偏好的关键变量。如果这些因素均向积极方向发展,市场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改善;反之,则可能再度承压。机构资金能否在新的政策框架下持续、大规模流入加密市场,以及新兴的代币化资产能否吸引增量资金,特别是美股代币化能否克服监管障碍并实现规模化发展,也将是衡量中期市场信心的重要风向标。 4. 政策博弈与财政动向:减税、监管与战略储备的多维影响 在流动性和风险偏好之外,政策层面的博弈与变化正日益成为影响加密市场的关键变量。本章将深入分析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美国联邦及州级的加密货币战略储备动向、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演进以及美股代币化等创新政策的最新进展,探讨这些政策变量对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潜在影响路径。 4.1.”Big Beautiful Tax Plan”再现:刺激与赤字并存 2025年初就任的特朗普总统正积极推动其标志性的”巨大美丽税法”计划,这一大规模减税方案将对宏观流动性和市场风险偏好产生深远影响。5月上旬,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公布了部分减税法案文本,核心内容包括使2017年减税永久化、提高儿童税收抵免上限等。与此同时,参议院共和党人已在4月通过预算决议,授权未来10年内减税总额达$5万亿,其中新增减税$1.5万亿,同时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 这一跨越性的财政刺激方案被特朗普政府形容为向经济注入”火箭燃料”,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伴随着支出削减难以落实的现实,势必将扩大财政赤字,并需要配合提高债务上限。据权威机构估算,仅2017年税改永久化一项,就将在未来10年内增添约$4.6万亿美元的国债规模。 特朗普政府同时提出通过大幅提高关税收入来部分抵消减税成本,但这一策略可能带来贸易活动抑制和物价上涨的副作用。总体而言,这一减税政策在短期内偏向宽松,有利于提振风险资产情绪,但中期来看,财政可持续性隐忧将明显上升。 4.2.加密友好政策的积极信号与美股代币化探索的最新进展 近期,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和创新方面展现出一些积极信号,特别是在政策层面和市场实践层面,为风险偏好的改善提供了新的催化剂。 4.2.1 政策环境已经开始转变并进行立法尝试 尽管美国对加密货币的全面监管框架仍在形成中,但立法层面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积极动向。美国参议院在稳定币立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备受关注的《GENIUS Act》旨在为稳定币发行和监管提供清晰框架,据报道,截至2025年5月中旬,相关谈判已就约90%的条款达成共识,并计划在5月19日左右进行关键的参议院表决。该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对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稳定币发行方由美联储进行监管,而规模较小的机构则由州一级监管机构负责,并要求所有稳定币必须得到美元现金或短期美国国债等高质量流动资产的100%支持。 最新的修正案还讨论了加强对科技公司涉足金融资产的规则、强化消费者保护机制以及加强对政府官员相关活动的监督等条款。尽管此前众议院已通过类似的《STABLE法案》,且参议院内部也曾因关键民主党议员撤回支持而一度受阻,但目前两党仍在积极推动。此外,北马里亚纳群岛近期也通过了其区域性的稳定币法案,允许发行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这些立法努力,无论是在联邦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预示着监管正从纯粹的观望或零散的执法行动,向着为市场提供更明确指引和规范化发展的方向过渡,这对于稳定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和整体加密市场风险偏好的稳定至关重要。 此外,关于数字资产市场结构的讨论也在进行中,旨在平衡创新与投资者保护。虽然过程可能漫长且充满博弈,但这些立法努力本身预示着监管正从纯粹的打压向规范化发展过渡,这对于长期风险偏好的稳定至关重要。 4.2.2 美股代币化的探索与最新进展 美股代币化,即将传统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数字代币(Security Token Offering, STO),正成为市场关注的新兴领域。这一创新旨在提高美股的流动性、可访问性和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可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便捷的投资渠道。根据最新市场动态,美股代币化的探索正在加速: 监管层面的关注与讨论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代币化表现出持续关注。例如,SEC的加密资产特别工作组在2025年5月12日就代币化问题举行了圆桌会议,探讨其潜在的监管框架和市场影响,SEC委员Caroline Crenshaw也在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这表明监管机构正在积极研究和评估这一新兴领域。 市场参与者的积极实践 :市场上已出现具体的股票代币化平台。例如,MyStonks于2025年5月10日宣布上线其链上美股代币市场,并强调其代币由100%的托管资产支持,这标志着合规的美股代币化交易平台正在逐步落地。 传统金融机构的入局与基础设施建设 :大型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在代币化领域进行布局。摩根大通(JPMorgan)在2025年5月的Consensus大会上宣布,与Ondo Finance和Chainlink等合作,在公共区块链上成功完成了代币化美国国债的结算测试,并表示对更广泛的证券代币化(包括股票)抱有积极展望。此外,资产管理公司VanEck也在2025年5月15日宣布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上推出其代币化的美国国债基金。这些进展虽然不直接等同于美股代币化,但为整体资产代币化,特别是证券类资产的链上流转和结算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实践经验,预示着未来美股代币化可能获得更强的技术和市场支撑。 市场规模的增长预期 :行业研究机构对代币化资产的市场规模抱有乐观预期。例如,Markets Media在2025年5月14日的报告中援引研究指出,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0.6万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8.9万亿美元,其中证券类资产的代币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新增内容结束] 尽管美股代币化在法律层面(如”股币同权”问题)和监管审批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其巨大的潜力以及监管和市场的积极互动,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若监管政策能逐步明朗并支持此类创新,美股代币化的推进将极大地拓展数字资产的应用场景,并可能吸引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进入加密领域,从而显著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加密资产纳入传统金融产品的趋势 :除了美股代币化,将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纳入传统金融产品(如Coinbase CEO提及的401(k)养老金计划)的讨论也在升温。若此类整合得以实现,将为加密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和更广泛的投资者基础,对市场信心和风险偏好是极大的提振。 4.3 美国联邦与州级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最新进展 美国联邦层面的”战略比特币储备”新规动向:近期,美国联邦层面出现了一些关于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的讨论和立法尝试,这对比特币的定位和机构接受度具有深远意义。根据白宫在2025年3月6日发布的一项总统行动提及了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和美国数字资产储备的倡议,并指出存入战略比特币储备的政府比特币”不得出售,并应作为美国的储备资产进行维护”。此外,美国国会层面也有相关立法提案,如编号为S.954的2025年比特币法案,旨在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并确保联邦政府比特币持有量的透明管理。这些联邦层面的动议,即使尚在初步阶段,也极大地提升了比特币作为一种战略资产的地位,为机构投资者将其纳入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强的政策预期和合法性背书。 美国州层面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纳入储备资产方面进展不一,但整体趋势值得关注。新罕布什尔州在2025年5月初率先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H.B. 302法案,正式授权建立州级战略加密储备,允许州财政部长将最多5%的州资金投资于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资产和贵金属,成为全美首个实现此类立法的州。 这一突破为其他州提供了重要的示范效应。 然而,并非所有州的尝试都一帆风顺。亚利桑那州一项类似的旨在将比特币纳入州储备的法案在2025年5月遭到了州长否决。 根据最新统计,全美约有26个州正在考虑或已经提出了与比特币储备相关的立法草案,但许多法案的最终前景仍不明朗,部分州的提案也遭遇了阻力或被否决。 尽管如此,州层面的这些积极探索和立法尝试,无论成功与否,都反映出比特币作为一种潜在储备资产的认知正在逐步深化,并可能为吸引更多传统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等)关注和配置比特币铺平道路,尽管过程可能充满挑战。 4.4 政策博弈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当前的政策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既有积极的催化因素,也存在潜在的风险点。特朗普政府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将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但中期可能因财政赤字扩大而引发流动性波动;美国联邦和州级层面关于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政策探索,以及稳定币监管框架的逐步明晰,正为加密资产的制度化和主流化铺平道路;美股代币化等创新政策的推进,则为数字资产的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减税法案的具体落地情况,战略比特币储备相关法规的最终确立和执行、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完善以及美股代币化等创新政策的落地情况,将是影响加密市场结构性变化的关键变量。 政策博弈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和风险偏好的走向,进而对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价格表现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需要在关注短期政策波动的同时,把握长期制度化趋势带来的结构性机遇。 5. 当前环境下的稳定币理财策略与收益比较 面对当前宏观和监管环境,稳健获取加密收益的 稳定币理财策略 受到投资者青睐。在高利率背景下,一些美元稳定币理财方案已经能提供媲美甚至超过传统市场的收益率,同时风险相对可控。以下将介绍几种近期市场热议的稳定币理财策略,包括各自的年化收益、风险特点,并辅以图表对比不同策略的收益率,帮助不同风险偏好的读者择优选择。 5.1 Backpack Backpack Exchange提供的一站式交易及理财平台,近期其 USD借贷 模式吸引关注。Backpack通过提高借贷利率,给予出借人 额外收益 。当前在Backpack上借出USD可以获得 约 4.94% APY 的总收益,其中包含基础市场利率和3.8%的额外激励。该收益相较其它平台并不算太高,但胜在简单透明( essentially 将USDC借给保证金交易者赚取利息)。Backpack适合低风险偏好用户获取略高于货币基金的利率。 5.2 Resolv Resolv Labs推出的 USR稳定币 策略,是一种 真实Delta中性 收益模型。它通过头寸组合对冲价格风险,同时利用期货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和其他无风险套利机会产生收益,然后将收益分离给RLP代币持有人,让USR保持1:1稳定。该策略当前综合年化收益率约在 15% 左右,其中一部分来自Pendle等协议的激励。Pendle平台上Base链的USR池显示约17.0% APY(其中包含Pendle奖励贡献),以太坊上的USR收益略低约9.4%。总体而言,Resolv USR属于高收益稳定币,但要注意其背后包含复杂衍生品策略和激励代币支撑。 5.3 Aave + Pendle 这是指将资金存入Aave等借贷协议赚取基础利息(例如存入USDC得4%),然后通过Pendle将未来利息进行 收益代币化 交易,以锁定更高固定利率或挖取Pendle激励。当前Pendle平台上锁定Aave/Compound利率的产品如CUSDC、CUSDT池年化在11%左右。例如,Compound的USD稳定币收益代币CUSDO在Pendle池APY约11.5%。这意味着通过Pendle,用户有机会把Aave 4-5%的利率放大到接近两位数(部分收益来自Pendle平台奖励)。优点是仍以头部借贷协议的利息为基础,安全性高;缺点是需要接受Pendle代币浮动奖励和一定操作门槛。综合考虑,这类策略目前实际可获得 ~10%年化 。 5.4 Falcon Finance Falcon推出了 USDf (sUSDf)合成稳定币策略。其模型是质押各类资产铸出USDf,并通过协议设计使USDf持有者获得高收益。据报道,USDf质押可提供 1 0%以上APY 。Falcon近期与Pendle集成,将sUSDf纳入Pendle池,进一步提高链上收益率。Falcon策略收益诱人,但需注意USDf为新兴合成资产,系统性风险和抵押品质量需评估。 5.5 Coinshift csUSDL Coinshift推出的 csUSDL 是一种 机构级稳定币收益 代币。它由Paxos发行的USDL作为基础(100%由短期美债和现金支持),再叠加Morpho协议上的链上借贷利息。用户持有csUSDL即可每日自动增长余额,无需锁定或质押。由于底层资产为T-Bills和Aave借贷,csUSDL收益主要来源于美债利息(当前约5%)叠加DeFi利息),目前总APY在 10% 左右。其优势是高度透明、安全(受监管资产作支撑+智能合约审核),且流动性通过Curve等得到支持。劣势是收益率不算突出但也胜过传统银行利率。 6. 总结与展望: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与投资策略的多维影响 综合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博弈与投资策略四大维度,我们对比特币市场前景做出如下判断: 短期内(未来1-3个月):比特币市场可能呈现震荡加剧甚至承压回调的格局。一方面,流动性显著偏紧的预期,特别是日元套息交易平仓可能带来的冲击,将限制其大幅上行的空间;另一方面,短期内风险偏好的改善可能为其提供一定支撑,但难以完全抵消流动性收紧的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虽在短期内提振市场情绪,但债务上限问题和TGA账户补库可能在三季度带来流动性冲击。市场可能在高位盘整后出现回调,或在区间内剧烈波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各项宏观数据发布、政策信号以及关税和地缘局势的最新进展,灵活操作,并高度注意控制风险。 中期内(未来3-12个月):比特币市场的走向将更具不确定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全球流动性能如期实现边际改善,且市场风险偏好因各项不确定性因素的积极化解(特别是监管政策的积极落地和机构采用的深化)而持续回暖,那么比特币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美国联邦和州级层面关于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政策探索,以及稳定币监管框架的逐步明晰,正为加密资产的制度化和主流化铺平道路;美股代币化等创新政策的推进,则为数字资产的应用场景拓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然而,如果流动性紧缩超预期,或风险事件频发导致避险情绪急剧升温,比特币也可能面临较大回调压力。 关键关注点: 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包括利率决策、QT的结束时点和方式,以及鲍威尔等官员的公开表态。 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这是影响美联储决策的核心依据。 中美关税谈判的后续进展:90天缓冲期后的走向至关重要。 全球主要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特别是俄乌冲突、印巴冲突和中东局势。 美国TGA账户的变动及债务上限问题:对短期流动性的潜在冲击不容忽视。 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及日元套息交易动态:对全球流动性分配和美元流动性的直接影响。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政策的进展:特别是美国等主要市场的立法和执法动态,包括”战略比特币储备”相关法规的进展和稳定币监管框架的落地情况。 机构资金流入加密市场的规模和持续性:尤其是比特币现货ETF的数据以及主权和州级储备的实际配置情况。 特朗普减税政策的具体落地情况:包括其对财政赤字、债务上限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路径。 稳定币市场的发展与创新:包括监管框架的明确、收益率产品的演进以及机构参与度的变化。 总而言之,2025年的比特币市场,将在宏观经济的迷雾和多重政策的博弈中艰难前行。投资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灵活性,深入研究市场基本面,理性评估风险,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投资比特币的关键所在。同时,稳定币理财策略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市场波动中获取稳定收益的有效途径,值得在资产配置中给予适当比重。 关于 HTX Research HTX Research 是 HTX Group 旗下的专属研究部门,负责对加密货币、区块链技术及新兴市场趋势等广泛领域进行深入分析,撰写全面报告,并提供专业评估。HTX Research 致力于提供基于数据的洞察和战略前瞻,在塑造行业观点和支持数字资产领域的明智决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凭借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前沿的数据分析,HTX Research 始终站在创新前沿,引领行业思想发展,并促进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的深入理解。 如您希望沟通,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参考内容 https://www.cmegroup.com/cn-s/markets/interest-rates/cme-fedwatch-tool.html https://mp.weixin.qq.com/s/JSyRLObug8wlwIg7d9w-Bg https://sc.macromicro.me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WDTGAL https://bitwiseinvestments.com/crypto-market-insights/crypto-market-review-q1-2025 https://backpack.exchange https://resolv.xyz https://falcon.finance https://docs.coinshift.xyz/coinshift-assets/csusdl The post HTX Research最新研报丨宏观新变局与比特币展望:流动性、风险偏好、政策博弈与投资策略深度透视 first appeared on HTX Square .

Huobi blog logo

Source: Huobi blo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You may have missed